省内外食品巨头云集,更有河南本土老牌企业打出“王者归来”的口号。
这是一场食品企业们实力交锋的展会,也是一场谋求合作机遇的展会。
【食品巨头纷纷到场】
8月3日上午,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双汇、思念、白象、三全等悉数参会,洛阳春都、漯河南街村、新乡雨轩等地市食品巨头纷纷到场,永辉、丹尼斯、易捷等零售企业争相设展,来自内蒙古的羊肉、宁夏的枸杞、吉林的山货、辽宁的特产等各色食品琳琅满目,让观者忍不住驻足品鉴。
展会为期三天,对于市民来说,这可是一个尝遍国内美食的好机会。
河南商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会场中参展的食品品类繁多:酒品、调料、速食、水产、肉类应有尽有,而且不少商家都直接在展柜旁架起了灶具,展品现拆现做,方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食品的口感,吃得安心,买得放心。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亲热火锅专用食材展台,正在给参观者煮毛肚和鸭肠。据了解,其公司河南千胜合食品有限公司是从原阳专程来参展的,出现在巴奴毛肚火锅店的食材就来自他家,“消费者可能听说过巴奴毛肚火锅,但毛肚来自我们家,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和各大商超都有长期合作,在B端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今天来参加展会就是想扩大一下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向更多终端消费者直接展示我们的产品。”
展会现场不乏河南省本土的优质企业。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曾经有着“中国火腿肠象征”之称的洛阳春都也出现在会场,打出了“王者归来,再创辉煌”的口号。王中王、玉米肠、肘花肠等主打产品分门别类呈现出来,对外呈现新春都的形象。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重新归来的春都,在终端价格上更有竞争力,目前公司也正在大力度拓展市场。
【“舌尖上的中国”来到家门口】
来自外省的参展团也不少。各省展团划地为营,均将本省最有代表性的农副产品整齐陈列:内蒙古的铁骑牛肉干、奶片、西藏的藏红花、山西杏花村汾酒、辽宁的酸菜肉馅饼……
宁夏名优产品郑州站展团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郑州之行他们带来了宁夏当地最优质的农产品:宁夏头茬枸杞、八宝茶、富硒黄花菜等等,也希望能通过此次展会拓宽销售渠道,找到合适的合作者。“往年我们的枸杞出口到美国、阿拉伯等地,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我们的枸杞出口量为零,只能出口转内销,今天在会场我们遇到了很多对我们产品感兴趣的客户前来寻求合作,目前已经和郑州一家创业园区达成了口头合作,他们是给河南各大商超供货的,下一步有望通过这个合作使我们的产品深度入驻中原市场。”宁夏勤劳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军岐说。
除去品类多样,质量优良之外,在本次食品博览会会场购买食品,消费者也将享受到超值的优惠价格。“因为我们是厂家直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消费者所购买产品的价格和我们在吉林当地的价格是一样的,甚至说更低”,专门从“梅花鹿之乡”吉林东丰县赶来帮助老乡推广鹿肉产品的东丰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王海波介绍。
【600多家企业参展,拓展销售渠道】
展会现场,吉林、宁夏、辽宁、新疆、海南、重庆、内蒙古、湖北、山东等9个省(区、市)商务厅(局)组团参展参会,南昌、漳州、海口、淮南、哈密、乌鲁木齐、南宁、百色、连云港、绥化等10个市政府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知名食品企业组团参展,这是一场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家食品企业参展的展会,上演着实力比拼。
不止是形象展示,更是合作洽谈的窗口。
在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展览开幕式上,河南商务厅厅长马健更是向省内外来宾们推介:“我们举办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旨在为全国食品行业同仁搭建一个成果展示、交流合作、贸易融通的平台,携手合作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展会现场,大多参展企业将目标锁定在了渠道拓展上。一家参展企业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次参加展会是希望展示企业的产品,和有意向的经销商、渠道进行对接,进一步打开市场。在开幕式上,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更是向河南的企业递出橄榄枝,期盼河南的企业到乌拉圭考察。
当日,还举办了豫桂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国际冷链储运基地海产品进口项目暨豫沪冷链物流战略合作框架签约仪式,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有限公司、广西靖西万生隆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辰隆德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三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决定在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展览共持续3天,展览面积26000平方米,约合国际标准展位1200个。设置综合食品、各省(区、市)特色食品、餐饮食材、河南特色食品、食品加工包装机械、乡村农副特产与电商扶贫六大展区,旨在通过搭建消费促进活动平台,加强产销对接,恢复和扩大消费需求,以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会观察】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 实习生 吕珊
于枫8月1日就从天津赶到郑州,参加他今年以来的第一场展会。而往年他每年辗转各地,带着产自鄱阳湖畔的野生糯米莲、百合、桑葚等产品,要参加10多场食品行业博览会。他的同事告诉他,不久前在山东参展,还要进行核酸检测。
无论如何,疫情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消解。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个参展商一起,将自家的产品摆在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台。
展会是一场“高级地摊经济”,在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它所折射的不仅是一条街道的烟火,更是全国食品加工行业复苏的生机。8月3日的首届郑州食品博览会,提供了一个特殊时期观察食品加工企业活力的窗口。
“河南这个地方是最适合谈论食品的。”正如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在开幕式上所说,河南是农业大省,郑州又是现代物流juji中心。很多企业选择将郑州作为中转枢纽。
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的黄建伟,就是公司位于郑州流通中枢的负责人,他发现,半年以来,名佑食品主打的培根受影响更多的不是销售额,而是渠道。具体是原本线上30%、线下70%的销售量,转变为各占约50%。
这种重构,还体现在产品结构和营销上。比如,三全食品产品部的张璐璐发现,速冻食品的市场更细分了。她主要负责儿童速冻食品市场,此前三全水饺以海鲜馅为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商超终端的销售员口中得知,有的儿童会对海鲜过敏。于是今年7月份,猪肉嫩青菜口味的产品出现在各大门店的冰柜。
食品口味多元化、受众垂直化、营销更贴近消费群体……众多参展商们的思考指向这些特点,莲花健康的一款食用碱的包装袋上,更是打出了“清洗蔬菜水果”、“去除油污”功效。数月前刚刚破茧重生的莲花健康展台,摆满了烧烤蘸料、炸鸡裹粉等新品。企划部郭玉豪期盼着莲花健康新厂区的建成投产,对于大病痊愈的莲花健康来说,那里是新的起点。
不远处是另一家重生的企业——洛阳天佑春都,作为老春都人,公司董事长孙志恒辗转组建“新春都”,让曾经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的春都火腿肠重振雄风。业务经理梁倍倍是洛阳人,他从汽车销售转到食品销售,是河南食品加工行业的另一种新生力量。
(河南商报 施尚景 刘梦鸽 李英旋)编辑:李顺萍 张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