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针文明永流芳 ——读杜钢建教授“广东13500年前骨针遗址再证中华
中华名人在线 2020-09-16 05:12:15 作者:zhhmrzx 来源:
骨针文明永流芳
——读杜钢建教授“广东13500年前骨针遗址再证中华
万古文明——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之七”札记(三章31首)
七溪山人
第一章
(一)
六万年前话伏羲,崇山开国立君眸。
平面文字始发明,太阳历法制定留。
万古文明持延续,系列考古静中求。
杜公论证有证明,考古成果可雅幽。
(二)
工匠文明溯源头,卅万年前人类眸。
大湘西地有巢氏,开始巢居房屋筑。
考古发现巨石棚,二万年前石阵留。
建筑群址多万年,工匠文明历史讴。
注:杜钢建教授在《古祝融国一万二千年前建筑群遗址——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和《古苍梧国2万年前巨石棚与榫卯结构——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之六》文章中指出,距今2万年至1万年期间是伏羲朝治理的后期。湖南衡阳常宁水口山江州一万二千年前建筑群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湖南永州零陵黄田铺2万年前巨石棚的考古发现都证明中华万古文明的存在。在大湘西地区的一系列考古证明,伏羲朝的几万年历史是真实不虚的。
(三)
广东考古入眼明,不断刷新吉处寻。
磨刀山上有遗址,青塘遗址又跻身。
戊戌年间经评选,十大发现全国名。
无头少女遗骨现,万古文明铁证铭。
注:广东地区的考古,在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证明中华万古文明的存在。广东磨刀山遗址和青塘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跻身于2018年的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列。磨刀山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60万~80万年。广东磨刀山遗址与湖南澧水沅水流域的诸多遗址基本上属于相同时期。这些遗址表明大湘西地区几十万年人类历史没有中断过。特别是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13500年前的“无头少女”遗骨的发现,提供了中华万古文明的铁证,也证明伏羲朝的几万年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四)
磨刀山遗址,旧石器早期;
年代距今觅,约八十万年。
考古专家论,沅水澧水域;
属于相同期,人类历史绵。
(五)
广东英德市,青塘镇附近;
一个洞穴内,一处墓葬现;
遗骸为化石,属于古人类。
加速器质谱,勘测年数据;
万三千余年,铁证写新篇。
注:2016年在广东英德市青塘镇附近的一个洞穴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墓葬,其中有古人类遗骸化石。根据加速器质谱测年的数据,该墓葬距今已有13500年。遗骸以特有的蹲坐姿势安葬,有上下肢骨、椎骨、肋骨、髋骨以及指骨等,但没有头颅。媒体报导称之为“无头少女”的死者是一位年龄在14至18周岁的少女。英德市青塘镇青塘遗址早在1959年就被发现,但是没有充分发掘。青塘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过渡阶段,遗址年代距今25000年至10000年左右。
(六)
考古专家刘锁强,广东贡献绩辉煌。
率领团队勤发掘,系列遗址靓四方。
(七)
发掘墓葬仔细研,质谱测定数据牵。
一万三千五百年,距今年月解羁缠。
少女遗骸窥葬式,宗教文化已彰显。
有意垫放六石块,身边放置一骨针。
民间丧葬仪式事,专家确认最早传。
注:青塘遗址的考古发现,距今13500年前的墓葬表明当时已经具备宗教意义上的葬式。该少女遗骸的葬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该少女遗骸下方有意识地垫放了6块石块。此外,在遗骸身边还放置了骨针。该墓葬当时举行了丧葬仪式,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年代最早的有确认葬式的墓葬。关于宗教意义上的葬式和宗教祭祀仪式,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考古发现的距今近2万年的白陶以及湖南怀化会同的高庙考古和湖南常德彭头山遗址发现的距今约8000年前的白陶足以证明当时王母教已经存在。
(八)
广东考古绩可讴,遗址灿烂缀神州。
打制石器磨光石,穿孔蚌器感慨浮。
二万余年距今物,万年七千陶器幽。
环顾南岭多遗址,旧石器时耀人眸。
注:刘锁强先生主持的广东考古遗址发掘中还发现了打制石器、磨光石器以及一些穿孔石器、穿孔蚌器和骨角器。黄门岩二号洞的遗物要比一号洞更为丰富,在这里发现了距今2万余年的穿孔蚌器。此外还发现了距今约17000年前陶器,也是广东地区最早的早期陶器。刘锁强先生认为我国陶器最早出现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的“环南岭地带”。
(九)
广东郁南地,旧石器遗址;
六十多余处,磨刀山考古;
石器类型陈,砍砸手镐斧;
还有刮削器,约八十万年。
注:郁南县磨刀山遗址考古挖掘的石器类型主要有砍砸器、手镐、手斧和刮削器等,其中以砍砸器数量为多。这些石器的原生出土层位表明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60万~80万年。
(十)
大湘西地区,环南岭地带;
文明源头究,视角新理论。
考古陈新貌,登峰眼豁宽。
人类文明道,诸多领域奇。
(十一)
青塘遗址在英德,骨针出土翰墨香。
一万三千五百年,距今工匠兴致扬。
捣开世界文明史,杜公梳理铸华章。
重要意义谁领略,神州史册永流芳。
第二章
(十二)
骨针最早谁发明,溯源太昊共云程。
西伯利亚阿尔泰,山洞考古有骨针。
印证中国历史载,有巢燧人伏羲铭。
西迁历史凭一览,太昊九针竞远行。
注: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距今13500年前的骨针在世界工匠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杜钢建教授在大同思想网上讨论西伯利亚阿尔泰山洞考古发现的骨针历史时指出,骨针最早是由太昊发明的。考古学家在一个西伯利亚洞穴里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针,声称其历史可追溯至5万年前。该枚针长度7.6厘米,是由远古鸟类骨骼制成,被认为是丹尼索瓦人制造的。此前最古老的骨针是在斯洛文尼亚卡拉万克斯山脉东部波托克山洞中发现的,其历史可追溯至4.7万年前。西伯利亚阿尔泰山洞考古发现的骨针印证了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的历史存在。
(十三)
溯源有巢氏,约卅万年前;
始从大湘西,陆续移北方。
(十四)
溯源六万年,太昊伏羲氏;
发明九针兮,西迁传北方。
(十五)
九针发明人,太昊伏羲氏;
属于长颅人,万古慕尊名。
西伯利亚地,阿尔泰山洞;
应该有白人,黄人棕色人。
骨针传后世,华夏文明存;
五万年前史,伏羲时期铭。
注:有巢氏于大约距今三十万年左右从大湘西地区开始陆续移居北方。六万年前太昊伏羲发明的九针随着太昊伏羲氏部落的迁徙,逐渐也从大湘西地区传播到北方。如果在南方继续努力进行考古发掘,专家教授认为也应该能发现三十万年前的现代人即有巢氏的遗迹。发明九针的太昊伏羲氏是长颅人。该西伯利亚阿尔泰山洞里应该有白人和黄人以及棕色人生活过。骨针的发现说明华夏文明在伏羲朝时期至少有五万年以上历史。
(十六)
《帝王世纪》载,太昊制九针。
太昊何时人,属于禅通纪。
《汉书·律历志》,刘歆《世经》载;
庖牺人物传,继天而王矣。
尊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
故帝为太昊,庖牺称帝后;
即为太昊也,世经耀宇间。
(十七)
《古今图书集成》记,字学典引《路史》曰:
太昊以龙纪官兮,皆以龙名百师服;
以立制号作龙书,而同文稽肇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兮,百官以治万民察;
文稽繇兴吟踪杳,人类文明华夏讴。
(十八)
太昊纪上载,包羲方是时;
天下多兽兮,教人以猎也;
豢育牺牲兮,服牛乘马矣;
草鞮皮眼顾,引重致远矣;
以利天下公,而下服度矣。
(十九)
太昊伏羲前,属于燧人氏;
结绳以代政,治事作龙书;
文稽肇书契,取代燧人氏;
人类文明史,华夏渐飞跃。
(二十)
太昊与伏羲,视为同一朝;
《路史》记政权,苍牙风姓矣。
包羲号天皇,人帝皇雄氏;
苍精之君矣,母为华胥氏。
(二十一)
太昊伏羲氏,禅通纪天皇;
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
龙身牛首兮,山准日角矣;
奯目珠形象,长颅人种矣。
第三章
(二十二)
《通鉴补纪外编》载,太昊时有龙马图;
龙马负图梦魂远,出之于河腾瑞气。
因而名官始龙纪,号曰龙师万古留。
朱襄命为飞龙氏,昊英命为潜龙氏;
制造书契与甲历,大庭居龙造屋庐;
浑沌降龙驱民害,阴康土龙治田畴;
栗陆命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泉源。
(二十三)
《通鉴》又命五官载,春官青龙曰苍龙;
夏官亦为赤龙氏,秋官又为白龙氏;
冬官亦为黑龙氏;中官又为黄龙氏。
太昊即与伏羲同,伏羲宪法耀苍穹。
(二十四)
《太平御览》卷,《遁甲开山图》;
女娲氏没后,大庭氏为王;
史载有天下,五凤异色矣。
次有柏皇氏,中央栗陆氏;
骊连赫胥氏,尊卢祝融氏;
混沌昊英氏,有巢葛天氏;
阴康朱襄氏,继之无怀氏;
凡此十五代,皆袭庖牺号。
无怀氏以上,经史皆不载。
莫知都所在,共工氏水德;
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矣。
(二十五)
三皇之一话女娲,太昊炎帝为二皇;
三皇者说多不同,女娲祝融或共工;
未知孰是奔眼底,女娲无怀十五代;
万七千七百余岁,庖牺伏羲同一号。
注: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根据《遁甲开山图》的记载,庖牺与伏羲是同一称号,以后十五氏皆袭庖牺即伏羲之号。
(二十六)
《汉书•古今人表》载,世系千古先祖尊。
太昊帝尊宓羲氏,女娲共工容成氏;
大庭柏皇中央氏,栗陆骊连赫胥氏;
尊卢沌浑皞英氏,有巢朱襄葛天氏;
阴糜无怀东户氏,帝鸿氏族贯古今。
注:宓羲、虙羲、伏羲和庖牺都是不同地区的方言的发音。湖南怀化会同的语言学家告诉,古代会同方言中没有清辅音伏羲的发音,都是发音庖牺。
(二十七)
《汉书•律历志》,太昊作网罟;
教之以田渔,故取牺牲矣;
因之天下号,名曰炮牺氏。
溯源工匠史,诸多文明域;
时常有创举,华夏誉远驰。
(二十八)
太昊历史期,《混元圣纪》载。
伏牺太昊帝,姓风木德也。
肇始初造历,元年起甲寅。
女娲继之后,子孙相承衍。
注:宋•谢守潮撰《混元圣纪》卷一记载:“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二十九)
太昊子孙衍,五十九姓绵;
传五万余岁,《大统纪序》载。
注:《通鉴外纪•包牺氏》记载:“自伏羲至无怀一千二百六十年,或云五万七千七百八十二年。女娲至无怀十五君,袭包牺氏之号,一千一百五十年,或云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一云一万六千八十年。”
(三十)
《释氏稽古略》记载,大湘西地考古窥;
溯源伏羲至无怀,五万多年真实在。
历史传承有政权,人物相传显祖威。
考古遗迹拂尘埃,研究解答史学界。
(三十一)
管窥考古几万年,旧石几十万年前。
太昊发明有骨针,青塘遗址可招魂。
万古文明华夏史,历史文献翰墨存。
工匠历史皆真实,太昊伏羲世代铭。
2020年9月13日
于长沙清水塘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