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盆地贯古今 ——读杜钢建教授“从湖南西洞庭盆地70万年前遗址 看中华万古文明——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之八札记(三章30首)
中华名人在线 2020-09-25 22:45:24 作者:zhhmrzx 来源:

洞庭盆地贯古今
——读杜钢建教授“从湖南西洞庭盆地70万年前遗址
看中华万古文明——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之八札记(三章30首)
七溪山人
第一章
(一)
大湘西考古,系列发现研;
涉及商朝前,旧新石器分。
人文社会史,如何作解读;
杜公重构建,世界文明源。

(二)
祖先文化值得尊,大量考古可觉醒。
曾为夏朝史争论,学界解释否定陈。
华夏万古文明史,工匠痕迹耀乾坤。
诸多文献有记载,文明源头共云程。

(三)
打磨石器岁月悠,制作工具耀春秋。
世界工匠文明史,管窥人类痕泥留。

(四)
人类发展渊源长,漫漫岁月见芬芳。
石器制作含殊馥,匠帝匠神盛名扬。
规天矩地功无量,人道致中倍添光。
天文历法书不尽,灌溉造城铸华章。

(五)
沅澧考古可明玄,遗址旧石器究研。
湖南周边虚心赏,广西右江百色牵。
最早遗存旧石群,大约七十万年前。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遗存一脉缠。
工匠文明遗址存,大湘西地可溯源。

(六)
湖南西洞庭,盆地有先民。
管窥赤山岛,旧石器遗存。
考古有遗址,人类祖先尊。
七十万年前,新石器延绵。

(七)
长江中游南部传,旧新石器文化诠。
从未间断推新语,文物考古追昔贤。
澧水流域传后学,调研挖掘喜若颠。
五十多处旧石器,网纹红土缔深缘。
中更新世早期事,人类七十万年前。

注:2011~2015 年湖南考古研究团队对乌鸦山、条头岗、袁家山、伞顶盖等旧石器地点进行了试掘,发现 “网纹红土—弱网纹红土—均质红土—黄土—黑褐色土”的旧石器文化叠压层。赤山岛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收获。2011 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洞庭盆地的澧水及支流开展考古专项调查和试掘工作。新发现50 多处旧石器地点。在中更新世早期五级阶地网纹红土中发现了旧石器遗存,将本区域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进至70多万年。

(八)
洞庭腹地赤山岛,地处沅江市西隅。
文物考古十余处,皆属旧石器地点。

    注:2016 年4月至9月,考古队对其中枫树嘴、虎须山和杨腊丘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抢救发掘。赤山岛旧石器遗址年代约距今30~12 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发掘出土近1000 件石制品。

(九)
七十万年前,古人类历史;
遗址有遗存,何种人文时;
社会属性事,组织形式之?
族群和人物,杜公寸心驰。
学界需认识,崇敬祖先知。

注:过来,当中国史学界有的人曾对华夏盘古帝以来,特别是人皇时期以来几百万年的历史记载,普遍持怀疑态度,根本无法解读70万年左右人类遗址的考古发现。因此,需要中国学界重新学习,转变认识,努力回归对祖先信仰。

第二章
(十)
洞庭盆地古人类,遗址发现石器多。
大中砾石强加工,石器技术壮山河。

注:根据西洞庭盆地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发现,该时期石器多以砾石直接加工,大、中型为主,石器技术显示为似奥杜威石器工业特点。

(十一)
石器时代岁悠长,华夏历史日月煌。
人文社会何阶段,杜公梳理锦绣章。

(十二)
人皇以来岁月悠,鲁哀公至十四年。
人类社会治理期,历史分为十纪也。
九头五龙与摄提,合雒连通与序命;
循蜚因提与禅通,疏讫十纪漫长诠。

(十三)
人皇以前可雅幽,天皇地皇醉人眸。
人皇又称人皇氏,九头氏与居方氏。

(十四)
中国历史文献载,人皇氏有九部落;
酋长诞生腾瑞气,仙家圣地刑马山。

注:根据《通鉴外纪》等文献的记载,刑马山在今大湘西地区。

(十五)
蜀之为国肇人皇,九头三十二世后;
社会治理蜀山先,五龙五姓一世矣;
摄提五十九姓觅,绵延三十五世矣;
合雒三姓三世后,连通六姓二世矣;
序命四姓三世等,人类文化源湘西。

注:距今大约70万年以前的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等人类文化主要发源于在大湘西地区。盘古帝以后的天皇和地皇文化主要集中在大湘西地区。

(十六)
七十万年前后期,人类处于因提纪;
社会治理历史事,《丹壶书》上有记载。
提纪六十有八世,姓氏治理亦划分;
辰放氏与蜀山氏,豗傀氏与浑沌氏;
东户氏与皇覃氏,启统氏与吉夷氏;
几蘧氏与狶韦氏,大巢氏与遂皇氏;
庸成氏等历史段,前贤彪炳自古传。

(十七)
法学文化史解读,七十万年前时期;
人类天文历法事,早期形成可管窥。
史料记载地皇时,人类开始察天文;
已定三辰分昼夜,岁月有序放光熙。

(十八)
人皇时期渐深入,天文天象叹惊奇;
人类观察皆贤达,世代积累志未移。
溯源湘西古辰州,还有张家界地区;
辰放氏与庸成氏,天文数据善收集。

注:在大湘西地区,因提纪时期的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大巢氏、遂皇氏、庸成氏等氏族中许多人世代积累了大量关于天文的知识。在今湘西古辰州地区的辰放氏以及今张家界地区的庸成氏家族等长期负责天文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其中庸成氏家族在几十万年中一直是历朝历代负责天文观测、数据整理、历法编制的主要家族之一。

(十九)
七十万年庸成氏,家族文化未中断。
禅通纪与疏讫纪,容成氏与大庸氏;
皆是因提纪时期,庸成氏族渊源承;
天文观测功有载,天地对应共云程。
天有九部地九州,大山扶木历法尊。

注:距今70~50 万年前后的因提纪时期,人类对天文的观测已经形成天地对应的观念,天有九部,地有九州。在因提纪时期,从大湘西地区走向世界各地的古人持续保持对天文天象的观测,从而逐步形成大山扶木历法。

(二十)
因提纪时期,族群人物觅。
著名十三氏,皇次有四世;
蜀山六世矣,遂傀六世也;
渾敦亦七世,東戶十七世;
皇覃亦七世,啟統七世矣;
吉夷亦四世,几渠一世矣;
豨韋四世矣,大巢二世也;
遂皇亦四世,庸成八世也。
上述诸族群,有姓有人物;
皆在伏羲前,尊之为先祖。


第三章

(二十一)
西方中心论,七十万年前;
社会历史分,地质学依据。

注:在西方中心论的主导下,中国学界对70万年前的社会历史只能根据地质学的年代划分来认识。

(二十二)
地质第四纪,人类出世时;
主要经历段,猿人与智人;
现代人阶段,猿人早晚期;
早期称猿人,二百万年时;
东非为标志,坦桑尼亚人;
直立猿人段,百七五万年。
晚期猿人段,一百万年前。
非洲渐扩散,中国北京猿;
爪哇直立猿,称之为标志。

    注:根据西方中心论的指导,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猿人阶段、智人阶段和现代人阶段。猿人阶段分早期和晚期。早期猿人阶段(200万年-175万年前)以东非坦桑尼亚出现的能人(Homo habilis)为标志,算作早期的直立猿人(Homoerectus)。晚期猿人阶段(100万年前)以从非洲扩散到中国的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等直立猿人(homo erectus)为标志。

(二十三)
五十万年前,早期智人现。
地点在非洲,晚期智人段;
二十五万年,皆在非洲地。
现代人出现,约五万年前;
非洲南部地,迁徙到中东。

注:早期智人出现在50万年前的非洲。晚期智人阶段出现在25万年前。

(二十四)
现代人分布,三万五千年;
欧洲为象征,克罗麦昂人。

注:现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出现在非洲南部,约5万年前现代人类到达中东地区,35000年前现代人类分布到达欧洲成为克罗麦昂人(Cro-Magnon)。

(二十五)
更新世晚期,二万年前事;
到达美洲地,亦为现代人;
全新世后期,遍及各大陆。
世事时移变,考古新发现;
亚洲和中国,各地成果研。

(二十六)
中国考古重分子,人类学家应运生。
黄石教授与时进,提出人类出东亚。

注:随着亚洲和中国各地大量考古发现,西方学界不断更改所谓人类出非洲的时间。直到中国分子人类学家黄石教授提出人类出东亚说。

(二十七)
西方学界强非洲,不断更改时间段。
中国学界重认识,与时俱进不固化。
主流群体强东亚,考古成果可论证。
管窥上古中心论,重构世界文明学。
杜公勇猛思进取,诸多学者笔力遒。

(二十八)
洞庭盆地湖南西,七十万年遗址稀。
考古发现旧石器,华夏文明漫长期。
社会历史可溯源,因提纪时很明晰。
容成氏和大庸氏,天文观测可管窥。

(二十九)
天文历法岁月悠,先祖制定耀春秋。
奠定基础济苍生,早期工匠展壮猷。

(三十)
人类工匠尊大师,天文历法自然驰。
高端知识成体系,建立道统定规矩。
人类发展千秋盛,广纳文缘四海连。
洞庭考古再证明,大湘西源文明痴。

注释:
湖南西洞庭盆地70万年前遗址的考古发现再次证明中华万古文明有一个漫长的积累时期。在70万年至50万年的因提纪时期,容成氏和大庸氏等氏族对天文的观测等活动,为天文历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时表明早期人类的工匠大师也是天文历法大师,掌握人类最高端的知识体系,为人类的发展事业建立道统,设定规矩。湖南西洞庭盆地70万年前遗址的考古发现再次证明世界工匠文明的源头在大湘西。 2020年9月23日 于长沙市清水塘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