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真情奉献新时代
——在“‘弘扬传统 初心依旧’朱振基
书法作品展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艺术界的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丹青焕彩,翰墨飘香。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隆重举办“弘扬传统 初心依旧—朱振基书法作品成果巡展开幕式”。我谨向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湘大地自古文化沉淀深厚。近代以来更是英才辈出,在生灵涂炭的乱世中“自郡县以来,曾未尝先天下”的湖南人崭露头角,以至于历史学者称之为“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出身湘中的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兴洋务、开眼看世界,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此后湖湘风气趋向开放、俊杰高才更是如同过江之鲫,源源不断涌现。无论在革命 、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继承优良传统,不忘初心使命的革命者、建设者、和改革者。同样出身自湘中大地的朱振基部长,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
朱振基部长出生自曾国藩家乡双峰,受湘楚文化孕育,他有着湖湘文化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情操。1961年在湘乡一中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军事院校和军委工程兵司令部、政治部工作。1986年从长沙工程兵学校转业到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先后任办公室主任、副部长、湖南省工商联党组书记。二十五年军旅生涯,培养和锻炼了朱振基部长坚定的革命立场,坚韧顽强的毅力和品格。
朱振基部长不仅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同志,有着自己的追求,多年来,朱振基部长勤学苦练,遍临诸帖,他的作品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他的作品最大特点在于其强大的思想文化内核,在他的创作中我们能看到其政治内涵,其中的古文教化、国学精粹、红色经典、毛 泽东诗词等等内容都无一不显露出那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大无畏精神,那种根植于内心的血液沸腾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他心中的红色文化精神。这一过程,观者可从展览中看出大体脉络。朱振基部长的作品在潇湘这方人才济济的书法天地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
古人云:物有气谓之活物,无气谓之死物。笔有气谓之活笔,无气谓之死笔。书法的作品是墨迹心痕,是线条的视觉涌动。书法不只是技术的熟练,更重要的是艺术感悟的乘法结果,艺术家的感知是不断融合的,黄庭坚《论书》云“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朱部长的作品中弥漫着中国思想史与红色精神史,并深深凝铸了其作品中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达到了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展现了一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定与精神层面的坚守,是书法家与欣赏者必须理解的一个更深的层次,此乃朱振基部长作品中的“气韵” 。
我十分有幸能为朱振基部长的此次书法展做了一些服务性工作,朱部长作为我的老师,一直以来,他的笔墨真情、厚德尚艺的艺术主张,他对新时代的积极奉献,他的文化学养、艺术才情和爱国情操,无不深深地影响着我,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朱振基部长同广大书道同仁一样,用自己的笔墨真情,无私奉献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可谓正逢其时,正得其志,我衷心祝愿他在书法艺术上创造出更多的精美作品,为新时代湖湘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 超
湖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智库专家
湖南清泉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2021年1月16日)
朱振基书法作品展媒体报道:
疫情未结束,严防!
理事会理事长:熊清泉 中共湖南省委原书记
常务理事长兼院长:王克英 湖南省政协原主席
副 理 事 长:刘夫生 唐之享 蔡力峰 刘莲玉 陈肇雄 魏文彬 谭仲池 董志文 朱东阳 罗海藩 张树海 詹顺初 李友志 张放平 梁稳根 何寄华 李兰君 万成贞 刘曙华 鄢福初 朱映红 雷晓达 陈 潇
副院长兼秘书长:王 超 湖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由党政军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担任
特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易图境 朱训德 何满宗 王友智 刘振涛 刘晓斌 余德泉 张 志 张锡良 李 砺 杨远征 杨炳南 陈迎楷 陈曦明 胡紫桂 崔向君 蔡德林 谭秉炎 王金石 石 纲 刘 云 张青渠 旷小津 杨国平 柯桐枝 欧阳慧龄 袁绍明 康移风 曾 进 童治军 王元建 王金星 田绍登 刘巨喜 李凤龙 李儒光 杨泽琦 杨智明 苏美华 陈文明 陈慰民 罗红胜 罗蜀乔 胡立伟 凌文虎 唐 风 欧阳耀祥 朱振基 秦 汉 莫高翔 曾昭勇 谭 仁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