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外诗人第一刘 ——读吴震著《浴风集——读石斋随笔》札记21首
中华名人在线 2022-02-17 15:26:44 作者:zhhmrzx 来源:

湖外诗人第一刘

——读吴震著《浴风集——读石斋随笔》札记21首

七溪山人

 

“湖外诗人第一刘”,浏阳先贤善泽优。

遇夫诗品赞腴深,读石斋人赋“打油”。

 

注:杨树达(字遇夫),刘善泽(字腴深,晚号天隐)

  

(二)

“聚首麓山续旧篇,吟怀不隔似当年。

人生转合轻尘梦,意气丰雄望皓天。

老大方惭正经事,青春岂识野狐禅。

同窗有幸常想念,最喜诗缘壮俗缘。

 

(三)

一句诗缘壮俗缘,几分得意岂有颠。

谁知情感垫底人,先贤腴深敬仰牵。

 

(四)

麓山诗社盛名扬,社长善泽耀楚湘。

所翼词场诸老宿,艺海英贤散馨香。

共协同音杨树达,相将入社尽芬芳。

谭戒甫与李肖聃,啸苏倡立皆主梁。

 

(五)

诗近中唐溯汉魏,悱恻抑塞多雅风;

漫游四方正始音,学业益进经历丰。

 

(六)

善泽四岁亦就读;

十岁亦能文,十四已能诗。

十八补生员,援例入成均。

曾授县训导,同光十子”尊。

 

注:孙雄编纂《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他选为“同光十子”之一,与袁昶陈三立、樊增祥、郑孝胥黄遵宪等齐名。杨树达推崇他是“湖外诗人第一刘”。

 

 

(七)

浏阳大瑶地,长口瑕村人。

喜欢读书,不觉疲倦称。

同邑李雨亭,嘉其早慧根;

父母同作主,甘以女妻情。

 

(八)

亦诗伯,亦经师,晚更汇儒释两家,笃志笃行,不随流俗

非数穷,非帝诏,知独任灵明一点,自来自去,是谓真如。

——名儒刘宗向挽联

 

(九)

沥血呕心几十春,自成一格历甘辛。

民国初年话唱和,盛极一时皆精英。

湘中名宿王闿运,曾重伯与袁绪钦;

程颂万与释海印,释敬安等数十人。

碧湖诗社王社长,年少善泽副职尊。

 

(十)

王闿运(时为耄耋大儒,世称湘绮先生):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十一)

遇夫无意对谁夸,能入法眼圣贤家。

驱张运动”一师范,润之有缘誉有加。

长于金石甲骨文,古文字训诂播海涯。

伟人返湘受邀请,交心谈天拂老芽。

 

(十二)

善泽长女话寿彤,随侍庭闱倩谁同。

佐理典籍亲诗教,得承衣钵锦心融。

难忘破旧非常时,《天隐庐诗》劫数蒙。

手稿缝在盖被里,躲过焚毁耀篇中。

 

(十三)

《天隐庐诗集》,《沅湘遗民咏》。

谁知藏体温,付梓总含情。

故事曲折典,遗憾留人间。

扣人心弦伴,耐人寻味诠。

 

(十四)

“阳和日以催,芳草芊芊长。

牛腹果如瓜,人耕古原上。

——《看春耕》

 

(十五)

“塞外烟尘满,天山未解围。

秋心如病叶,只逐北风飞。

——《秋心》

 

(十六)

“源头路远夹清溪,河底沙明净浊泥。

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本。

——《浏水棹舟》

 

(十七)

儿曹知我立身端,当信辛毗降意难。

介不能和夷太隘,通仍有守惠差宽。

菊同晚节心情淡,梅共精魂骨韵寒。

异日青蝇为吊客,苍山留待汉衣冠。

——《感示儿辈》

 

(十八)

古哲心镜无尘霾,智珠莹莹常在怀。

儒者读经并读史,譬如尘镜长磨揩。

不然纵使身被麒麟楦,质劣何殊驴与

汝曹入世未深更事少,勿谓小时便聪了。

圣贤当向书中求,方信书中有奇宝。

汝曹识之吾已老。

——《示儿辈》

 

(十九)

坚光切响善泽诗,时露怪玮誉远驰。

良以蕴蓄既广博,发挥有资谓高师。

学人之诗薪火传,浩然正气万古垂。

曾虚破浪拿云志,漫取撑霆裂月知。

 

(二十)

浏阳刘氏四杰雄,杨花同宗造化功。

渥涵善四兄弟,还有胞妹韵秋聪。

嫁到嗣同老师家,欧阳中鹄是祖翁。

丈夫予倩好戏剧,一代宗师斗牛中。

 

(二十一)

日寇长沙觅殊才,傲骨凌霜始未攉。

善泽举家避乡下,躲进寺庙藏起来。

可惜七子刘思济,惨遭杀害掩尘埃。

英勇不屈父子俩,血性彰显卷云开。

 

注:1944年,日寇侵陷长沙,刘善泽举家避居乡下。日寇闻其名欲罗致为伪省维持会会长,派人四处搜寻。他转徙藏匿,得免于厄。其七子思济,为日寇所执,遭威胁利诱,不屈遇害。

 

2022年2月17日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