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育才谥“文达”​ ——参观张百熙生平事迹陈列室札记续19首
中华名人在线 2022-10-31 14:12:22 作者:zhhmrzx 来源:

兴学育才谥文达

—参观张百熙生平事迹陈列室札记19首

七溪山人  

城南书院长沙少时就读显才华。

同治年间中进士,一帆风顺仕途涯。

曾任侍读侍讲,少帝身边誉有嘉。

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行家。

注:国子监祭酒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二)

闻道春华有腊梅,花开凤山显祖威。

太子少保谥文达紫禁城内骑马回。

都察院左都御史顺天府尹和尚书

涉及工部礼部刑部部;

邮传部等共六部,专使大臣赴英飞。 

(三)

政务大臣馥如梅,殿试读卷看几回。

朝考阅卷新贡士,编纂官制觉神威。

清廷赏赐黄马褂骑马殊荣西苑晖。

卓越贡献为教育,改革先驱勇夺魁。 

(四)

甲午风云未觉悲,傲骨岂畏帝国欺。

瓜分危险强自立,救国图存思作为。

维新变法废科举兴学育才芝眉

管学大臣斯任海内欣然口皆碑。

(五)

因陋就简大学堂恢复筹建盛誉扬。

八股取士科举废公忘食难香。

开创基业呕心血,法制详尽撰规章。

规模宏远共观瞻物色人才乐未央。

五洲万国辨强弱天下文明系此彰。 

(六)

海内欣然望学兴开拓为要阔无垠。

今日再大学堂人才淑德人。

天下审治兴衰立,中西学习爽精神。

改革订新章,完整学制钦定 

(七)

蒙学小学不明玄,中学大学岂有颠。

各级学堂章程事,统一体制解羁缠。

吸取西方经验,先进办学柳丝绵。

纲领科目课程招生毕业教师聘

领导体制新起点,教学纪律著鞭先。 

(八)

学堂设立现代先河。

上溯古制,参考列邦

中西结合,兼取其长

忠孝为本,经史为基

开通智慧,振兴实业

端正趋向造就通才 

注:1902年8月,百熙吸取西方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亲自主持拟定了一套学堂章程上奏,经清廷批准颁布执行,这本章程被称为《钦定学堂章程》,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政府名义规定的完整学制。

章程包括从蒙学(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级学堂章程,统一了全国各地各级学堂的教育体制。

章程规定:大学堂分大学预科、大学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级。大学预科又分为二科,一曰政科,设经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财等目;二曰艺科,设声、电、化、农、工、医、算等目。预科三年毕业,本科三年毕业考试合格相当于现代本科,下面所设的科,相当于现代大学下面的学院;科下又分目,相当于现代大学的系;大学院相当于现代大学的研究生院。当时的分科大学共设7科35目。

(九)

礼服跪下不起时,吾为全国求人师

昔年拜请总教习延揽人才誉世知。

直属知州桐城派”,著名领袖寸心驰。

先生不出中国何汝纶展雄姿。 

(十)

应允到京城,专家学者伴深情。

云集门下海内外,心同国祚共云程。

筱浦于式枚从蕃李家驹

仁山屠敬山严复林纾李希圣

瑶舟孙治让元培皆仁人。

一批名流网罗至,高等学府荟萃铭。 

    注: 1902年12月17日,大学堂举行入学典礼,经过招生,大学堂共录取学生182名,宣布正式开学(解放前,北京大学即以12月17日作为校庆日) 

(十一)

百熙生成傲骨梅,历经诽谤未能摧。

喜用新进不可靠重用开明反对

多方制肘旧势力恶意攻击散异非。

改良思想监督兴学抱负梓里归。

日后学者呼百熙大学之父”显祖威。 

(十二)

文达凤形高坐处,一江湘水动悲风

太子少保恩追赠春华洞田耀碧空。

福地修行归正果,神坛祀祭状元公。

青灯不熄光风月,鸡鸣星城此地鸿。 

注:张百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岁。清廷谕曰:"……兹闻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追赠太子少保,予谥文达。寻赐祭葬,灵枢由北京长途跋涉运回长沙家乡,1908年8月葬于长沙县春华镇洞田村。墓于1989nian5月被盗,2005年9月16日被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

新政谕令后,近代学校衍。

众呼奠基人百熙之一。

三湘大地上,改革渐绵延。

长沙求实校,设立大学堂。 

(十四)

知县胡珍,十名生员从。

考察师范教育

全省统一领导和管理

成立学务处,一九○二 

(十五)

《兴学要义》,可窥三端

培养德性,以作忠孝

开拓智识,以致实用

作兴志气,以振顽懦

(十六)

《学堂办法》,可窥三端

循序渐进,以定学程

严立规则,以回积习

划分年限,以收实效。 

(十七)

公元一九○四湖南高等学堂立。

岳麓书院校址,湖南大学前身 

注:此后至辛亥革命时,长沙又先后创设了湖南医学堂、官立法政学堂、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实业学堂、高等巡警学堂、高等铁路学堂、雅礼大学堂和景贤法政学堂等高等学堂,另外还有两所中学附设专科。

普通中学教育方面,从1903年私立明德学堂、经正学堂和1904年官办长沙府中学开办以后,至辛亥革命前夕,长沙先后创立官、私立中学共12所。

中等师范教育方面,1903年湖南师范馆创立。这是湖南师范教育的开始。同年,省城又创办了一所蒙师讲习所,这是一所速成师范性质的学校。另外,宁乡、浏阳、湘潭、新化、平江等县相继在长沙设立驻省师范,为本县小学教育培养师资。

长沙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创始于1902年创办的农务工艺学堂。这是长沙也是湖南第一所职业技术学堂。

初等教育方面,1900年在湖迹渡创办的长沙县明耻小学堂是长沙最早的近代小学。

总之,在晚清教育改革的热潮中,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近代教育体系,在长沙逐步形成了。


(十八)张柱咏:鸣凤山探状元

 

绿水青山百熙园文旅融合好休闲

大学之父桑梓地鸣凤山探状元

 

绿水青山百熙园,春华秋实种状元。

大学之父桑梓地,神凝凤形写新篇。 

(十九)邱昭新咏

清早读新作,百度忙搜索。

晚清张百熙,值得众人歌

2022年10月31日整理

 编辑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