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懿
在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桑植县官地坪镇,有一对深受当地人尊敬的高龄夫妻。他们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就是,就是床边总放着《老年人》杂志或其他书刊,每天睡觉前都要阅读半个小时,然后在淡淡的书香中甘甜地入梦。
这对耄耋夫妻,丈夫叫庹仕墨,退休前为县政协主席,今年已89岁高龄;妻子叫刘金娥,退休前是县财政局党组书记,今年也已有82岁。
庹仕墨退休后,就开始每年自费订阅《老年人》杂志,至今20多年。10年前,他们夫妻住到乡下,在“归田园居”的乡村生活中,仍以《老年人》杂志为伴。每期杂志一来,每篇文章他们都会认真细读,有的文章反复阅读,从中汲取营养。
庹仕墨一直重视传播文化。他担任桑植县政协主席时,就自费筹办利群补习学校,让高考落榜生有复读考学的机会。他办学5年,让上千人考上了高校,改变了人生命运。其间,尽管他爱人刘金娥担任县财政局党组书记,但财政没有给补习学校拨一分钱,全是庹仕墨向上级单位争取来的,而他本人没有拿一分工资补助。他同时还创办了桑植县广播电视大学,为不少领导干部提供了提高学历的机会,从而获得提拔。
退休后,庹老也没闲着。按他的话说是“退休了比没退休还忙,比在位时做的事更有意义”。他至今还担任老年科学技术协会(简称“老科协”)的名誉会长。4年前,他担任老科协会长、老干部自管会会长、县关工委主任、土家族学会会长,还担任了五倍子、中华圣桃、猕猴桃、名特优水果、养蜂等协会会长,做了很多服务“三农”的实际工作。他促成引进的86-21美国红薯,淀粉多、营养好、产量高,很受山区农民欢迎。他引导农民试种成功的脱毒马铃薯,产量高、营养好、产值高。当时的省农业厅厅长到桑植实地验收,不禁赞叹:“桑植县的老科协比农业局的工作都干的好!”
刘金娥退休后,一边带孙子,一边把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的工作干得红红火火。她连任三届,直到75岁才卸下担子。逢节假日慰问退休老同志,她一次不落。有老同志住院,她总是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同志,并垫付慰问金,同时还捎上表示她个人心意的一个红包。她领导支部时,支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年组织一次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老同志去韶山、瑞金、延安等红色圣地开展党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深得老同志的好评。
住到乡下老家后,二老仍继续为家乡建设、乡村振兴发光发热。4年前起,他们牵头解决了周边村民重视的亮化问题,帮助村里解决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帮助村民解决大型养殖厂的交通问题,不厌其烦地登门调解邻里纠纷……
如今,他们家里几乎是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不少留守老人都喜欢到他家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二老向众人分享《老年人》杂志的好文章和养生法则。他们家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老年人》“悦读之家”。
特约撰稿人胡立强
编辑:佚名 李顺萍